2022年1月19日星期三

历经波折

       一篇写于2020年末(就是前年,这么久了!)的散文,终于见报了。查看电邮,原来这篇散文投稿了6次才找到依归。6次,妮真为自己的毅力感到自豪啊!(笑~)
       首先投给本地报章,惟不适用。本地没有路,转投海外。一家报章家庭版不留用,指篇幅太长,只接受不多于1200字的文章。我的稿超过1500字,又不想删短,一字一句都是心血。接着另投给一家报章和两家杂志,其中两家退稿,一家没回音。
       日常琐事和种种原因,我也差点忘了这则稿未找到落脚处。半年后,即去年8月,才想起投稿已经半年,杂志社仍然没回音。一向避免同时投稿,免得同时录用节外生枝。既然半年没下文,转投其他刊物也合情合理,遂电邮给一家从未投稿的副刊。一星期后,收到合用的回复,太好了!从网上得知,这家副刊留用的稿,3至6个月后才会刊登。就是说,可能要等到2022年才见报,好久。好不容易才有报章收留此稿,也只好等了。
       不料,9月却收到超过半年没回音的杂志回复,将采用我的散文,并于近日刊登。啊呀呀!怎么这么迟才回复?一边因为文章被青睐而开心,一边则因为文章已经被副刊留用了啊!没想到,被退稿多次的散文还是有两份刊物要呢!真是惊喜无比。开心归开心,一稿两投可不好,马上回函通知杂志编辑,请她抽稿。虽然文章先投给杂志,但是先留用的是副刊。编辑可说是锲而不舍,回复可以用转载的方式刊登我的散文。等副刊见报后,杂志才刊登,并会注明转载自副刊,稿费一样会有。哇!太好了!一篇文章,两处刊登,两份稿费,对其他人可能微不足道,对我可是莫大的肯定。
       这篇文章的命运并未从此告一段落。11月,编辑询问此稿是否已经见报,由于杂志将停刊,12月是最后一期,如果未能于12月刊登,就没机会了。啊?又一份杂志停刊,虽然惋惜却也无可奈何。副刊方面还未见报,只好回复杂志抽稿,无缘在最后一期刊登。
      盼啊等啊!历经波折、漂泊在外的稿终于在这天见报了。初稿写于2020年末,之后曾稍作修改再投,刊于2022年初,这篇文章越看越有味道,岁月荏苒的味道。


🔺去年8月12日留用的文章,今年1月见报,
终于结束漂泊的旅程。


       稿刊了,心情自然好,接下来还有另一小喜事。下午接到来电,第一次接通了十几秒却没出声,还以为是诈骗电话。第二次,对方很有礼貌地问听到吗?我认定对方有不良企图,冷冷回应要找谁,他念出我的名字,告知我之前参加一项问卷调查,是被幸运抽中的回应者,赢得10令吉。哦!确有其事,我记得曾参加。他提醒我查看脸书贴文,回复赢取奖品。他的语气很好,还恭喜我。由于一开始我就摆出刺猬的姿态,气势一时间缓和不下来,我只是冷冷地回应,连谢谢也没有说。诶!我只是要保护自己, 不好意思。
      奖品是10令吉的电子钱包款额,10令吉说多不多,至少可以吃一餐。这种小确幸,多多益善。

🔺小小奖品,电子钱包有10令吉进账。





Copyright©2022 妮‧漫笔 All rights reserved.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2022年1月18日星期二

检测初体验

       虽然不是本人做检测,但是事关小公主,妮自然重视非常,就和亲身检测没两样了。既然要返校上课,就得配合轮流检测。说的当然就是冠病自我检测啦!
       老师传来检测方法的视频供参考,我指导小公主根据步骤进行检测。这个检测本来就应该在家里由家长指导小孩进行,一开始提出在校由老师指导的方案,真是匪夷所思。


🔺学校给的试剂盒,小小纸袋和滴管用于取唾液,
和市面上一些用漏斗的方法稍有不同,但是殊途同归。


🔺只有C出现线条就是阴性,
如果出现C和T两条线,代表阳性,只有T就是结果无效。


       老妈说,这种检测准确吗?还真是难说呢!毕竟自我检测试剂盒只是用作筛查,不是检测确诊的工具。学校提供试剂盒,我们只能根据步骤进行。心里还是有些忐忑,万一……怎么办? 检测结果,阴性。



Copyright©2022 妮‧漫笔 All rights reserved.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2022年1月10日星期一

俺也打了

       上周六中午,查看吾安,竟然有惊喜,预约来了,两天后在商场打加强针。不是先收到短讯提醒查看吾安咩?结果几个小时后才收到短讯。
      老妈由于打的是科兴,11月下旬已打加强针。她本来不想打,被广传的混打有风险之说困扰,老爸晓以大义后,她只好赴约。接种中心远在又见马六甲剧场。老妈说到达时人不多,回的时候就见到人潮了。至于老爸,是在官方宣布AZ和辉瑞间隔期缩短至3个月的第二天,12月尾就收到预约了。地点在家附近的私人诊所,车程不到5分钟,太方便了。如果可以选择,当然不想舍近求远,妮到老爸预约的诊所登记候补名单。
       诊所每天接待的接种者应该不多,老爸登门,职员把已经为接种者填好的表格交给他签名,好周到。连诊所也不必踏入,连医生的面也不必见,诊所外放几张椅子,坐在那儿,接种就地完成。第三针,见惯不怪,也不必休息15分钟,打完即离开,前后不到10分钟。
       接种顺利,老爸的吾安却出问题了。欲帮他查看接种资料时,吾安卡住没有反应。登出再登入时,竟然出现帐号或密码不存在的讯息。什么? 怎么可能? 辗转尝试重新下载,还是不行。把心一横,重置密码,虽然密码从头到尾都没错,同时把手机内的吾安痕迹全清理再下载。没想到重置密码的过程简单又顺利,不过一分钟,吾安回来了,虚惊一场。加强针的证书也妥妥地出现。
       不是在最靠近的诊所打针,反而在其实也不远的商场,妮有点纳闷,反正也比老妈的地点合理。预约是早上11时半,周一又逢小公主开学日,可否送她上学后,就直接去打针? 可是商场的接种中心应该没那么早开。查看商场脸书,贴文和图片的时间有出入,一个是接种中心从930开到2100,一个则是1000到2100。所以,早上10时过去就万无一失啦!
       浏览留言,哇! 吓得不轻,弹多于赞。不少留言指出管理失当,没有社交距离,志工一知半解。有人问打什么针,多数的回答是AZ,也有辉瑞和科兴。有人炮轰本来被安排打辉瑞,结果用完了剩AZ, 不想打只好第二天再来,结果等了一个多小时,又通知辉瑞用完了。诶!如果属实,真的很糟糕也,安排也太差劲了。
       想到有可能打AZ,心里马上不踏实起来,非乐龄人士打了,常听说有发烧疲累的副作用。如果到时只有AZ,也就打吧!
        是日约10时抵达商场,不见人山人海,幸好。跟着指示牌走到楼梯口,从志工手中接过表格,上楼前往二楼的接种中心。填好表格报到后,同时间来的接种者不多,马上就去到下一站见医生。询问打什么针,医生说有两种选择。"哦? 有得选? "我意外。
      女医生噗嗤一笑,隔着口罩也感受到她的笑容,难道我的问题太好笑? "今天有Pfizer和AZ, 你之前打Pfizer,现在就打回Pfizer,之前打AZ的人,他们可以选打AZ或Pfizer。"
      哦,原来如此。她在表格上注明我打Pfizer,我不用担心打AZ会发烧了。
      在医生前面的等候区等了约三分钟,志工就引领包括我在内的七八人到下一站,也就是接种区那里轮候。打AZ的被引领去左边,打Pfizer的往右。由于隔开左右等候的人,中间的椅子又空无一人,我一度以为左边的数十人全打AZ。加上居右的3间接种室都没有运作,我一度以为Pfizer的针未送到,所以我们被晾在一旁,没有人理。
       约十分钟后,一个志工从左边那儿走过来,通知座位最右边的妇女过去7号接种室等候。妇女迟疑,强调本身打Pfizer,她应该担心志工搞错。志工不慌不忙,解释4号至7号接种室都是打Pfizer,妇女才起身过去。咦? 所以刚才左边那里也有等候打Pfizer的人。过后,听到志工和另一个看似相识的妇女说,每天只有200支Pfizer,每次大约10时半就打完。刚才左边那里比较早到的人打完,就轮到右边的我们打。他还说,这么少还开放直接登门。我上楼前瞥到一张纸牌,注明登门时间是下午2时至4时。那么,接下来的人都打AZ吗?不得而知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,有其道理。   
  


🔺早上10时许,接种中心未见人潮拥挤。


        很快就轮到我在4号打,护士相当有礼貌,也有根据作业程序,出示剂量,注射,告知丢弃空针。我全程保持金睛火眼,满意非常。虽然没有像之前的护士为我整理衣袖,也已经够好的了。
        接着去观察区更新吾安,5分钟搞定,可以回家。不必休息15分钟,当然,自己要坐着不走也行。观察区尾端有打卡板,没有认识的人帮我拍,自拍不完整,算了。加强针已经是第三针,民间的说法是不出奇了啦!
        每个接种中心的安排各有不同,个人觉得这个设在商场的接种中心虽然不比CTRM礼堂那个有条不紊,但是也算合格。可能是场地的限制,每一站的划分比礼堂那里逊色,志工人数也不够多,衔接不够流畅。接种人数少的话,问题不大; 人数多时应该就容易有状况。
        回到家查看吾安,该更新的都更新了,放心。查看时间,此次只用了半小时。没忘记通知诊所,加强针已依据预约在别处打了,不必把我的名字留在候补名单上。现在家里三人都打了Pfizer,爸妈都是混打,只有我是PPP。
   

🔺加强针完成,会不会有2.0?





Copyright©2022 妮‧漫笔 All rights reserved.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2022年1月5日星期三

只要不搞错地址

       好像是几个月前开始,大多数送货员上门都贯彻零接触的作业程序,很少手把手递交包裹。怎么个零接触? 听到门铃叮咚作响后,第一时间开门出去,只见包裹已经被置于围墙上大门边,门外一辆汽车或摩哆正呼啸而去。有时,送货员会呼唤收包裹,确保收货人姓名后,才把包裹置于墙上。也许第一次送货至此,谨慎为上。如果已经来过无数次,大可叮咚一声就离去。
       只要不搞错地址,其实妮认可这种作业程序。有时会和家人开玩笑说,我们怕包裹携带病毒,送货员比我们更怕呢!谁都不知道接触过的人是不是行走的病毒,小心为妙。所以,攸关生死,还是不能随便拿来开玩笑。这个年头,怕死是一种美德。除了自保,也保护身边的人。不怕死不守SOP的人才恐怖!


🔺查看apps,送货员都有上载上门证明。



       话说网购的东西这天会送到,中午时分过了未有动静,却收到电邮通知包裹已经送抵。时间注明是半小时前,咦? 有咩? 马上去查看,包裹的确已经放在门和墙之间。送货员真有才,这样卡住才不会掉。他应该时常上门,知道地址和接收人没错,放心地把包裹留下,连门铃也不按,行事低调,实而不华。没多久,又一封电邮通知另一包裹到了。有咩? 再次去查看。有啦!这个包裹是软软的东西,送货小哥确定它不会破损,把它扔进来,好端端地躺在车房地上呢!送货小哥不但能做到零接触,还能一声不响,不惊动任何人,赞👍。
       还是那句,只要不送错地址,把包裹送到对的地方,东西完好,我并不介意送货小哥 (偶尔也有送货小姐) 如此静默低调。辛苦了。




Copyright©2022 妮‧漫笔 All rights reserved.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︿
顶部